2000年之后的鳥類禁養名單,讓很多優秀的傳統籠鳥都告別了歷史的舞臺,但養鳥群體依舊是寵物市場的一個熱門領域,于是人們開始發掘玄鳳鸚鵡、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這些不受法規約束,又能上手把玩的鳥類。今天小編就幫大家梳理為什么手養鳥現在占了主流?手養鳥和籠養鳥有什么區別?飼養時候有什么不同注意事項呢?
我國的養鳥史從唐朝初步成型,到清朝達到巔峰,一直都是以推崇籠養鳥為主,所以我們養鳥屆中所謂的“四大鳴鳥”又被稱為“四大籠鳥”,以畫眉、百靈、繡眼、靛頦、紅子、貝子、八哥鷯哥等為主,虎皮鸚鵡的興起還是不到200年前的事呢。
但現在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都改變了,注定有些文化會逐漸流失,另一些文化會逐漸興起,這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。
為什么現在流行手養鳥勝過籠養鳥了呢?其實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原因:
大家以為手養是新時代下的產物嗎?其實在以前就有一些鳥作為手養鳥出現了,例如清朝的黃雀、明朝的畫眉也有手養情況。而且現在,很多人也會飼養白頸烏鴉作為手養鳥。
除了鸚鵡、烏鴉、黃雀、文鳥也常常被用來手養。理論上,任何一種鳥只要從麻鳥狀態養起,都可以適應手養。但是像伯勞畫眉烏鴉這種天生兇悍的鳥,小編其實不是很推薦手上,架養代替手養更合適一些。
手養鳥和籠養鳥最大的區別,是樂趣不同,適合不同人群。
籠養鳥和手養鳥飼養時候有以下幾個區別:
從以上幾個區別來看,手養鳥的飼養注意事項大家就會有初步的認識:首先選擇鸚鵡類為主;第二選擇從幼鳥飼養。手養鳥適合時間充裕的飼養人群,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的時間陪伴。
既然大多數的手養鳥都是鸚鵡,那我們就用鸚鵡的選擇和手養流程來說一下手養鳥的注意事項。其他品種的鳥類手養,可以參考。
鳥兒選擇手養鸚鵡選擇的鳥,一般是出殼10天左右最佳。這樣能省去很多后期的訓練熟悉過程,也有人可以讓成年的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在1個星期內適應手養,但不得不提,這是一個有些風險的事情。因為鳥兒成熟后,性格也會成型,習慣了籠中生活的怕人的鸚鵡,很難適應手養。如果選擇成年鸚鵡轉變成手養,那么牽引鏈和挨餓幾頓是免不了的。
剛出殼10天的鸚鵡,由主人拿離親鳥的繁殖箱,用專用鸚鵡奶粉飼喂。所以手養鳥的成本會比籠養稍微貴一些,畢竟是吃奶粉長大的孩子。手養鸚鵡在破殼前期每隔3個小時左右,就應該由人工喂食一次,一方面保證充足的營養,一方面更能培養鸚鵡對主人的依賴感和信任感。
如果不怕麻煩,用鸚鵡奶粉+小米粉+玉米粉+墨魚骨粉+益生菌混合后喂養最佳,單次喂食喂到7-8分飽就可以。鸚鵡出殼后到45天左右,羽毛就漸漸豐滿,這時候,就可以用普通鸚鵡糧來完全代替奶粉了。
基本上90%以上的鸚鵡只要通過了前期人工喂養的階段,都會對人建立信任和依賴。這個過程中,少不了主人要有耐心、有愛心、有恒心,切不可以虎頭蛇尾,因為幼年鸚鵡是非常容易夭折的,是一件細心事。
在鸚鵡羽毛豐滿后,它們會開始試著飛翔,這時候就可以進行剪羽工作了,剪羽完成后可以帶出門游玩,讓鸚鵡漸漸適應外界環境,如果心里沒譜,最好準備一個牽引鏈。
手養鳥最大的訓練難題是定點排便。訓練手養鸚鵡定點排便的技巧是從小,每次喂食完鸚鵡后每15分鐘就把鸚鵡拿到固定排便的地方,用口令說“排便”“拉拉”等簡單的指示,大概一個月左右,鸚鵡就可以學會定點排便。
鸚鵡容易患上抑郁癥,有自虐的表現,會瘋狂拔自己的毛,把自己拔禿。在后期的手養鸚鵡過程里,主人的為伴尤為重要。每天2個小時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,用手摸摸鸚鵡的頭,用手給鸚鵡一些喜歡的零食(例如瓜子核桃)都是主人的日常工作。
作為頑皮鳥的代表,鸚鵡對娛樂活動需求非常大。即使是純收養的鸚鵡,也最好給鸚鵡配置一套專門的游樂木架,讓小鳥即使在沒有主人的時候,也可以自娛自樂。鳥兒心情越好,長得也就越健康。最忌諱的情況就是:主人離開家上班,把鸚鵡一個鳥孤零零扔在家里,什么玩具也沒有。它們的心里會惴惴不安,而導致抑郁絕食等。
適合鸚鵡的玩具例如:秋千、滑板、沐浴盆、磨牙石、鈴鐺、架構復雜的爬架等等。當然,如果條件允許,兩只鸚鵡一起手養是最合適的。
手養鸚鵡娛樂性強,但是相對的,主人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陪伴和關愛,尤其要防止自由活動的鸚鵡出現食物中毒。
如果時間有限,是不推薦手養鸚鵡的,因為那樣不僅不會給你帶來樂趣,還會給你平添很多麻煩,如果養了一只鸚鵡,就一定要負責到底喲。
更多鳥類知識,記得點擊關注。
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,可能對您也有幫助:
手養鳥和不是手養的怎么分?有什么區別?
真正的手養鳥(剛斷奶左右)第一特點是喜歡向人索食,會主動走向人,喜歡在人的身上待著,而且最主要的是不懼怕人的手的靠近。
手養鳥后面的毛一根一根的正常嗎
正常。鳥后面的毛一根一根的是因為鳥正在進行退毛換毛的階段,屬于正常現象。手養鳥指飼養者人工代替小鳥父母養大的小鳥,與籠養鳥不同,手養鳥就可以與人互動,可以用手指跟鳥玩,鳥也會作出回應。
手養文鳥突然不愿意進籠子怎么回事?
手養文鳥突然不愿意進籠子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:
1. 飼養方式:手養鳥相對黏人程度比較高,如果它們與主人建立了親密的關系,可能會不愿意進籠子。如果鳥兒是在籠子里長大的,而你現在改為手養,它可能會不適應籠子的束縛,而不愿意進籠子。
2. 天性:鳥類天性好奇,對外界充滿探索,尤其是手養鳥。如果籠子里沒有足夠吸引它的東西,或者籠子里的環境讓它感到不舒適,它可能會不愿意進籠子。
3. 健康問題:手養鳥突然不愿意進籠子,還可能是由于它生病或者受傷了。這種情況下,你需要觀察鳥的身體狀況,及時找出問題所在。
總之,要找出手養文鳥突然不愿意進籠子的原因,需要綜合考慮鳥的飼養方式、天性以及健康狀況等多方面因素。如果問題持續存在,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。
人工喂養玄鳳鸚鵡和親鳥喂養的區別
親鳥養的就算不怕人但是也會比較抗拒人手去抓和靠近。因為自然界的動物永遠是以自己的面部和嘴巴去靠近和接近對方。
手養鳥對人的手是喜歡而且愿意接近的。還有就是手養鳥是會吃勺子里面的東西的而不是只會自己啄食。就算不吃勺子里面的東西見了勺子也會很喜歡。
石斑魚本身沒有毒,石斑魚的魚子有毒。
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,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,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,每次喂食5毫升,間隔12小時后再喂,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,每次喂食7-8毫升。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,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。
兔子被打后很焉,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,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、躲避等癥狀。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,不僅是被打會受驚,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,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。
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,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,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-2斤,最大能長到200-500斤。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,普遍體重也在23-36公斤左右,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。
烏龜被摔到吐血,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,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,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。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,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,3周內禁食,但每天喂食葡萄糖。
地址: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
電話:027-87988580
地址: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
電話:13397153577
地址: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-2門
電話:027-87002324
地址: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
電話:13377857323
地址: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-8號
電話:18971692583
謝先孝主治醫師
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,消化內科疾病診療,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。
陽炳中執業獸醫師
擅長大小寵疾病
黃家豪住院部主管
擅長麻醉學、常規外科手術
張雨龍高級助理
擅長貓科行為學、鼻腔疾病、內分泌疾病
陶虹宇藥房主管
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、實驗室檢驗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