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力衰竭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,它是多種疾病過程中發生的一種綜合癥。臨床上表現為心肌收縮力減弱、心臟排血量減少、靜脈回流受阻、動脈系統供血不足、全身血液循環障礙等一系列癥狀和體征。
左心衰竭時主要呈現肺循環淤血,病貓表現為呼吸加快和呼吸困難,聽診肺部有各種性質的雜音,并伴發咳嗽等。
右心衰竭時主要呈現體循環障礙(全身靜脈淤血)和全身性水腫。早期可見肝、脾臟腫大,后期由于腹水使腹圍擴大,腹水及腫大的肝臟壓迫隔肌引起喘息。偶爾可見胸水。胸水或腹水呈淡黃色、橘黃色或粉紅色,輕度渾濁。
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是由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發展而來。其特征性癥狀是肺充血、水腫或腹水。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、咳嗽、輕微運動或興奮或疲勞,腹圍增大,精神沉郁,食欲廢絕,體重減輕,粘膜淤血或蒼白,毛細血管充盈緩慢等,偶爾粘膜發紺。
臨床上心力衰竭可分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,但任何一側心力衰竭都會影響到對側。
心臟負荷加重:以后負荷(收縮期負荷)加重的原因為主,肺動脈瓣狹窄或體、肺循環動脈高壓;前負荷(舒張期負荷)加重常見于心臟瓣膜閉鎖不全等。
心肌發生病變:由各種病毒,寄生蟲,細菌等引起的心肌炎;由硒、銅、維生素B等營養元素缺乏引起的心肌變性;由有毒物質(如鉛等)中毒引起的心肌病;由冠狀動脈血栓引起的心肌梗塞等。心肌突然遭受劇烈刺激(如觸電,快速或過量靜脈注射鈣劑等)或心肌收縮受抑制(如麻醉引起的反射性心跳驟停或心動徐緩)等。
心包疾病:心包積液或積血,使心臟受壓,心臟充盈不全,引起冠狀循環供血不足,而導致心力衰竭。治療時,過快或過量的輸液以及不常劇烈運動的貓運動量過大(如長途奔跑)等引起。由一些先天性心臟畸形(如動脈導管未閉、法樂氏四聯癥等)引起。
根據病史、臨床癥狀即可做出診斷。
治療以去除病因,減輕心臟負荷,增強心臟機能,改善缺氧的狀況,限制鈉的攝入等為原則。
適當限制貓咪食鹽的攝入量,肌肉注射速尿利尿,以促進水腫消退,減輕前負荷。加強飼養管理,按時接種疫苗和驅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