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脂腺炎也叫“生黃”(俗稱起尖)。是畫眉、百靈鳥的常見病。
尾脂腺是鳥類特有的一種腺體,位于鳥體的尾根部上端。尾脂腺的分泌物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維生素D前體物。仔細觀察會發現鳥類在梳理羽毛時,經常用嘴啄取尾脂腺的分泌物涂擦在羽毛上,可使羽毛不透水和保持羽色光澤鮮艷。經測試分析,尾脂腺分泌物中含有麥角固醇,涂在羽毛上經日光紫外線作用能轉化為維生素D被皮膚吸收,故尾脂腺分泌是鳥正常的生理活動。
病鳥體溫增高、精神委頓,羽毛松散,食欲減退,常將頭部插入翅膀內,不再有鳴叫聲。扒開羽毛,可見尾脂腺紅腫,并有白色膿性分泌物,嚴重時導致病鳥死亡。
因觀賞鳥缺沙浴、水浴或尾部受傷感染而造成尾脂腺阻塞發炎,還有患病鳥長期不理羽毛也會導致尾脂腺阻塞而發炎。
通過臨床癥狀等進行診斷。
將病鳥捉住扒開羽毛,先用5%碘酊和75%酒精對尾脂腺患處進行消毒,如有膿液可用消過毒的針將尾脂腺尖刺破,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擠壓,將阻塞在腺體內已成熟的分泌物擠出,用脫脂棉擦凈,使尾脂腺暢通。手術完后在患處涂抹5%碘酊消毒以防感染,最好在半天之內不要喂水。將病鳥置于安靜處休養,盡量不要驚動。痊愈之前應停止沙浴、水浴,以防尾脂腺感染。此時應多喂含營養豐富的動物性飼料,如面包蟲、蝗蟲、油葫蘆等,使其體力盡快恢復。病鳥3~4天后即可痊愈。